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8月, 2025的文章

FLTC’s Reading Corner: 《The Housekeeper and the Professor》

圖片
 日本作家小川洋子(Yoko Ogawa)於2003年出版日文小說《博士の愛した数式》,2009年由Stephen Snyder英譯為《The Housekeeper and the Professor》。故事圍繞著一位數學博士、一位女管家以及他10歲兒子的相遇,數學博士自一場意外事故後記憶僅能維持80分鐘,時間一到記憶就會歸零,彷彿這80分鐘從未發生過。三人卻在這有限的時間框架中,用數字建立起溫暖平實的友誼。這本小說於2006年改編成電影《博士熱愛的算式》(英譯《The Professor's Beloved Equation》),鏡頭烘托出原著日常而細膩的情感。小說英譯本《The Housekeeper and the Professor》敘事簡鍊,以女管家的視角描述三人相處的日常點滴。基於主角是數學博士的設定,對話中常見數學詞彙與日常英語的結合,適合學習如何將專業領域語言與日常英文接軌。 📖 小說在這邊: 外語教學暨資源中心 e自學空間(三樓302教室) 開放時間:上午9:00-12:00、下午13:00-16:00

FLTC’s Reading Corner: 《84, Charing Cross Road》

圖片
《84, Charing Cross Road》(1970年)是一本橫跨二十年的書信集,見證了美國紐約作家Helene Hanff以及英國舊書店的員工Frank Doel的友誼。1949年,Helene因為想要尋找珍稀書籍,寫信給英國倫敦的Marks & Co.舊書店,這也是本書的第一封信。最後一封1969年的信由Frank的家人執筆,向Helene說明家人近況。Helene與Frank雖未謀面,卻因書本牽起一段橫跨大西洋的友誼。 英語學者可以觀察《84, Charing Cross Road》裡二十世紀中期的英美書信結構,以及英美用語的文化差異。例如Helene在初期的信中,曾詢問她將英鎊轉為美元的換算方式是不是正確(畢竟這可是沒有Google一鍵查詢匯率換算的年代呢!)。如果不習慣書信體裁,也可以從1987年改編的同名電影《84 Charing Cross Road》,開始。電影中,Anne Bancroft飾演美國作家Helene Hanff,Anthony Hopkins飾演英國舊書店員工Frank Doel。全片維持原著細膩溫暖的基調,娓娓演繹這段跨越時空的魚雁往返。 🎬 電影預告片: https://reurl.cc/K94nVe 📖 小說在這邊: 外語教學暨資源中心 e自學空間(三樓302教室) 開放時間:上午9:00-12:00、下午13:00-16:00

FLTC’s Reading Corner: 《Dead Poets Society》

圖片
看到電影名稱《Dead Poets Society》,第一個浮上腦海的是不是流行天后泰勒絲(Taylor Swift)的音樂專輯《The Tortured Poets Department》呢?這兩者的關聯性並不只是標題句構相仿,在《The Tortured Poets Department》專輯的<Fortnight>音樂影片裡出現的兩位科學家,正是當年出演電影的主角之一 ! 演員Ethan Hawke和Josh Charles在2024年<Fortnight>音樂影片裡,出演研究泰勒絲腦海愁緒的科學家。而在1989年的電影《Dead Poets Society》中,他們是一所美國寄宿男校的學生,在父母期待、升學壓力下,遇到了一位風格迥異的英文老師—John Keatings(Robin Williams飾演)。即使身為這所名校的優秀畢業校友,Keatings卻高舉「Carpe Diem」的旗幟,邀請這群被課業追著跑的男孩們把握當下的生命。這群男孩發現Keatings在學當年的社團—Dead Poets Society—決定復社並擁抱當下的生命,或許是戀愛,或許是對戲劇的熱忱。青春與環境的衝突並非一帆風順,但劇末學生對Keatings高呼「O Captain! My Captain」的活力迴盪在無數影迷心中。電影劇本也被改編成同名小說,敘事簡練且節奏輕盈,你是否也在字裡行間聽到這群青少年的吶喊呢? 🎵 泰勒絲<Fortnight>音樂影片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q3zqJs7JUCQ  🎬 電影預告片: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ye4KFyWu2do  (IMDB: https://www.imdb.com/title/tt0097165/) 📖 小說在這邊: 外語教學暨資源中心 e自學空間(三樓302教室) 開放時間:上午9:00-12:00、下午13:00-16:00

FLTC’s Reading Corner: 《The Wonderful Story of Henry Sugar and Six More》

圖片
若是看過《巧克力冒險工廠》(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)的讀者,肯定對英國作家Roald Dahl的奇幻風格不陌生!這次要介紹Roald Dahl的另一個短篇<The Wonderful Story of Henry Sugar>以及改編的Netflix短片《The Wonderful Story of Henry Sugar》(中譯《亨利·休格的神奇故事》)。 <The Wonderful Story of Henry Sugar>出自短篇小說集《The Wonderful Story of Henry Sugar and Six More》,是七個短篇故事的第五篇。<The Wonderful Story of Henry Sugar>敘述一位有錢的單身男子Henry Sugar意外地發現一本醫學筆記,筆記內容是一位名為Imhad Khan的男子的奇異經歷,因為他獲得矇住雙眼也能透視的能力。主角Henry Sugar參照這本醫學筆記開始練習,最終也獲得了透視物品的能力,並逐漸從自私自利變成開慷利他的人。 這個奇幻的短篇在2024年由導演Wes Anderson改編成Netflix短片《The Wonderful Story of Henry Sugar》(中譯《亨利·休格的神奇故事》)。Wes Anderson維持一貫強烈的視覺語言,全片維持濃烈的色彩印象,並帶有強烈的劇場感,彷彿走進舞台劇的世界。 對英語學習者來說,《The Wonderful Story of Henry Sugar》的用字平易近人,配合大量短句營造明快的節奏感,非常易讀。此外,「故事中有故事」的結構很適合練習辨認代名詞:究竟現在的「I」是誰在說話呢?是紀錄醫學筆記的醫生、修煉出透視能力的Imhad Khan、又或是Roald Dahl本人? 🎬 Netflix預告片: https://reurl.cc/9n4NAO  📖 小說在這邊: 外語教學暨資源中心 e自學空間(三樓302教室) 開放時間:上午9:00-12:00、下午13:00-16:00

FLTC’s Reading Corner: 《Never Let Me Go》

圖片
你是否曾經想過:若我們的命運早已被決定,還會如何看待人生?由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石黑一雄(Kazuo Ishiguro)所著的小說《Never Let Me Go》(中譯《別讓我走》),正是一本揉合科幻、友誼、與失去的作品。 石黑一雄出生於日本長崎,五歲時移居英國。他的作品風格內斂深刻,情感真摯,並於2017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。《Never Let Me Go》為石黑一雄2005年出版的小說,入圍布克獎(Booker Prize)並獲選為《時代雜誌》2005年十大英文小說之一。故事以第一人稱回憶的視角展開,讀者會跟著年輕的女主角Kathy H.回顧她在寄宿學校「海爾森」(Hailsham)的童年時光,以及她與兩位好友—Tommy和Ruth。隨著回憶漸漸開展,讀者一方面見到三位主角間複雜的情感連結,另一方面也隱隱感受到在寄宿學校的幽靜表象下,似乎潛伏著不可言說的秘密。直到小說中後段,讀者才會從層環迴覆的敘事結構中譜繪出《Never Let Me Go》的世界觀。 小說《Never Let Me Go》在2010年改編為同名電影,由演員凱莉·墨里根(Carey Mulligan) 飾演Kathy、安德魯·加菲爾德(Andrew Garfield) 飾演Tommy、綺拉·奈特莉(Keira Knightley) 飾演Ruth。電影以淡雅的視覺畫面,還原小說裡英式寄宿學校的靜謐氛圍,烘托出三位主角壓抑而細膩的心緒。 享受故事之餘,推薦英語學習者留意小說的第一人稱回憶寫法,觀察主角Kathy如何利用現在式與過去式切換故事當下以及回憶的場景。例如首段Kathy以現在式說「…I know my being a carer so long isn’t necessarily because…」(第3頁)表達她在敘事當下身為照顧者的身份;第二章則以過去式「This was a long time ago…」(第13頁)過渡到寄宿學校的回憶中。 🎬 電影預告片:https://reurl.cc/oY7bE3 📖 小說在這邊: 外語教學暨資源中心 e自學空間(三樓302教室) 開放時間:上午9:00-12:00、下午13:00-16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