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1月, 2016的文章

珍奧斯汀影展

圖片
珍奧斯汀影展 簡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        珍・奧斯汀是著名的英國女作家,主要作品有六部,每一部都膾炙人口,經常被翻拍成影集或電影。2016/12/16是珍・奧斯汀241歲的冥誕,外語教學暨資源中心特地挑選了七部改編自珍・奧斯汀的小說以及關於她神祕的一生的電影。在灰暗濕冷的冬天,請大家一起進入珍・奧斯汀作品中,英國十八世紀末華麗優雅的社交世界,跟著男女主角之間的浪漫故事,提振冬天沉鬱的心情吧! 珍奧斯汀小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平         珍・奧斯汀是一位英國十八世紀的愛情小說家,1775年出生於漢普謝郡、史蒂文頓區。她來自一個富於文藝氣息的牧師家庭,家境不富裕,但有許多出身上流社會的親戚。她有六個兄弟,一個姐姐。姐姐卡珊卓是她一生最好、最親密的朋友,姐妹倆都終生未婚。童年時珍和卡珊卓,短暫的在寄宿學校學習一年,之後就回家,由父親與兄長指導自習;大約在這個時期,珍開始寫散文與故事娛樂自己與家人,在1793年至1795寫了她第一篇小說「蘇珊夫人」。此後的她繼續寫作,繼「蘇珊夫人」後,開始寫她的第一部小說「愛蓮娜與瑪麗安」。         此時年滿二十歲的珍與學習法律的湯瑪士・勒佛洛伊相遇,在她寫給姐姐的信中,可以看出兩人之間互動親密、彼此吸引,但最終因為經濟因素以及雙方家庭的反對,這段感情終究沒有結果。在珍・奧斯汀所有追求者中,勒佛洛伊看起來是最難令她忘懷的。1796年珍開始寫第二部小說「第一印象」,並讀給家人聽,受到家人的喜愛。1797到1798她大幅度的改寫「愛蓮娜與瑪麗安」,修改成果接近最終出版的「理性與感性」。1798中旬,她開始寫第三部小說「蘇珊」,後改名為「諾桑覺寺」。          1800年,珍的父親決定退休,並舉家搬到英國著名的水療聖地,巴斯。珍一直在巴斯住到1805年,這...

李安影展

圖片
        繼 2012 年 「 少年 Pi 的奇幻飄流 」後 ,導演李安在四年後推出他的最新電影作品 「比利・林恩的中場戰事」。善長使用「細膩處理畫面中人與人關係的隱喻手法」的導演李安,每一部作品都令人讚嘆不已。外語教學暨資源中心特別從 e 自學空間的館藏影片中,選出七部導演李安先前的電影作品,讓大家再次回味那些曾經感動我們的經典之作。請大家有空務必到 e 自學空間走走,這裡還有很多好片與藏書,等著大家來挖寶。 李安的電影人生 1954 年出生於臺灣,少年時代喜歡看電影,希望成為導演。大學進入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(今國立臺灣藝術大學)影劇科就讀。 1979 赴美國就讀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戲劇系,認識妻子林惠嘉。 1981 年就讀紐約大學電影製研究所,並取得碩士學位。 1991 年被製片徐立功發掘,推出第一部作品《推手》開始探討家庭。在臺灣獲得票房上的成功,與評論家的讚賞。 1993 年作品《囍宴》,繼續探討家庭。引起國際間的注意,一舉摘下柏林影展 - 柏林金熊獎。 1994 年作品《飲食男女》,仍然在探討家庭,也是「父親三部曲」的最後一部。 1995 年作品《理性與感性》,讓他第一次獲得國際上廣泛的讚譽,從此進入西片世界,開始跨界東西。 1997 與 1999 年作品分別為《冰風暴》、《與魔鬼共騎》,探討美國的內在精神與文化,雖然獲得高度評價,但票房不佳。 2000 年作品《臥虎藏龍》引起好萊塢與國際熱烈的回響,獲得令人驚訝的成功。 2003 年作品《綠巨人浩克》,評價兩極,票房不佳,為李安電影人生中的低潮期,令李安考慮提前退休,但在父親的鼓勵下,打消念頭。 2005 年作品《斷背山》是李安隨著青春逝去,「純真」喪失,他開始在意「浪漫」這件事,因此拍了這部作品。《斷背山》入圍多項大獎,引起人們對同性戀話題的熱烈討論,並成為一種文化現象。 2007 年作品《色戒》也是李安對「浪漫」的追求。主要在華人圈引起熱烈回響與討論,也在第 44 屆的金馬獎上大放異彩。 2012 年作品《 少年 Pi 的奇幻飄流 》這時李安開始在意的是「人跟上帝的關係,人跟未知的東西的一種情感結合」。也是首次拍攝 3D 電影,片中大量的象徵隱喻手法,奇幻故事中隱藏的殘酷真相,引起大眾熱烈的探...